“您好,这是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制作的《“商铺开业城管五件事”服务指南》,如有不明白的请随时拨打服务电话……”近日,山东省聊城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支队女子中队走进沿街商铺,为商户们送上一份精心梳理的商铺开业服务指南。
这是执法支队女子中队开展“每周三,城管宣”普法活动,用绣花功夫做好点单普法、精准投放、送法上门的一次生动实践。2023年,“每周三,城管宣”被列入山东省住建领域“八五”普法典型案例,执法支队女子中队获评山东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紧盯群众关切,搭建普法平台
为向上“全方位”对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跃升,向下“零距离”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法律知识需求,2022年10月,聊城市城市管理局成立女子普法中队,以创建群众身边的高质量普法课堂为导向,牵头各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联合行业单位每周固定开展普法活动、发布普法报道,凝心聚力打造“每周三,城管宣”普法金字招牌。紧紧围绕城市发展的大事、服务民生的实事、解决群众的难事,形成阶段性的普法责任清单,主动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服务全过程,搭建起城市管理部门与市民群众的良好互动平台,形成了“市局主导、条块协作、多元参与”的大普法格局。
坚持品牌引领,聚力创新创优
创新党建引领模式。创新实施“支部圆桌会——党建共建”工作机制,打造城区7处特色城管驿站,市、区、街道三级联动,开展主题党日、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串起普法宣传和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的“聚能环”。成立聊城市城管系统青年宣讲团,定期学习交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先后走进社区、企业、学校、乡村、“两新”组织等,用“青言青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创新普法载体形式。用好传媒“主力军”,抢抓新媒体建设,城市治理“软实力”不断彰显。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设置专题专栏、发布普法报道、推送法条解读、开辟空中课堂,全方位打造横连部门、纵贯县区、覆盖全市的新媒体普法矩阵。
创新普治融合路径。坚持“普治并举、普法先行”,聚焦重点领域治理、社会热点问题,开办“城管大家谈”“城管开放日”“城商协作”专题活动,及时把握普法时机,加强普法策划,做到主动发声。
“在全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整治提升攻坚行动、古城拆违工作中,‘普法先行’的模式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有效避免了各类信访、复议、诉讼和舆情事件发生。”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执法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张玉芝介绍说。
厚植地域优势,打造法治阵地
2020年,聊城市城市管理局与市司法局、市法学会共同在聊城市人民公园打造了民法典主题公园,设计与施工充分融合法治文化元素和区域景观风貌,主要包括“精神堡垒”“民法典的一本书”“法治人生步道”“运动走廊”“民法典知识篇”5个板块。
2024年2月,民法典主题公园被山东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司法厅评为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围绕重点工作,延伸普法触角
突出重点法律普法。结合重要法律宣传节点,组织参与线上法治素养提升专题学习、知识竞答,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线下普法活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广泛普及宪法、民法典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助力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突出城管特色普法。紧扣城市管理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宣传,确保入脑入心,实现立法目的和效果。
奉法者强,明法者进。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将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着力提高“每周三,城管宣”品牌“含新量”“含金量”,在紧跟时代、紧贴基层和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实现新突破,奋力打造新时期城管普法“聊城样板”。
来源:新华网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