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42136号提案(关于大力发展“夜市经济” 激发市场活力的建议)的答复
建议人 王玉武 建议时间 2023-03-22
建议内容

历经三年持续抗疫,我们迎来了“后疫情时代”,如何实施灵活有效的政策引导,激发长期疲软的社会活力,更好地提振经济、增加就业、保障民生,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目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夜市经济”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使用率、激发文化创造、增加社会就业、增加游客滞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丰富居民生活、展现城市文化底蕴有效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创造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夜市经济恰恰最能反映出这句话的真谛。夜市门槛低,居民参与度高,形式相对灵活,在经济全面恢复初期,发展“夜市经济”十分必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布局,建设富有特色的夜市经济集聚区。结合聊城市本级和各县区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社会习俗、产业结构等,对夜间休闲购物、文体娱乐、夜间旅游等进行规划布局,鼓励有条件的景区景点、文化场馆开发个性化、时尚化的夜间文旅项目和产品,丰富夜间消费供给。在不挤占道路红线,不占用损坏市政绿化、消防等公用设施前提下,在临街店铺门前、内街小巷等划定临时经营区域,允许流动商贩在临时经营区域内贩卖经营。引入小剧场、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商业性画廊、电影院、酒吧、风味美食等经营模式,形成较为独立的商业生态。在湖滨、河畔开发水秀、主题光影秀等大型演出夜游类项目,丰富文体竞技、商业展演、旅游康养等多门类商品,形成夜市经济集群效应。

二是完善配套服务,优化夜市经济发展环境。硬件方面,要建设配备满足使用要求、安全可靠的供电照明、垃圾收集、供排水、停车位、消防、消杀等设施,增加公厕数量,方便市民和经营者使用。在人员较为密集的地区增加24小时餐馆、便利店、停车场、电影院、KTV等夜间消费场所,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夜间服务。开通夜市“直通车”,将市区较为集中的夜市用公共交通串联起来,打造极具吸引力的“夜市旅行线”。软件方面,夜市经济为下岗待业人群提供了广阔的再就业机会,应加大对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尤其是在小吃制作、手工艺技能等方面加强培训,同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年轻人自主创业,让年轻人成长为促进“夜市经济”的生力军。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夜市经济有序健康发展。要强化管理维护,根据经营规模、摊位数量配备足额现场执法管理、卫生保洁人员,实行日常监管和卫生保洁。要包容审慎监管,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及时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乱象,维护良好的市容市貌;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整治服务态度不端正、餐饮不卫生、欺客宰客、经营不诚信等不良行为;公安部门要加强巡查力度,特别对夜市经济繁荣、人员流量大的地方,加大巡查频次,确保人民群众消费安全,让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浓郁起来。

四是挖掘亮点特色,打造夜市经济靓丽名片。一方面,差异化打造“一街一特”夜间生活场景。结合不同夜市区位和人群特点,突出差异化定位,以铁塔商城、万达广场为核心,打造辐射市区南北两端的夜市轴;以古城区东关街为关键,打造“民俗大舞台”主题夜市商圈;以徒骇河景观带、人民公园、九州洼月季公园以“休闲健身”为主题,打造“夜间健身主题长廊”。另一方面,用文化元素赋能夜市经济。在不同夜市阵地,举办“有凤来仪”“射书救城”“运河古韵”“大河古今”等系列主题活动,满足不同群体观感需求。

五是创新宣传方式,引领消费复苏新风尚。以“游水城·城市夜行图”为主题,上线夜市地图,实现居民和游客一图在手、畅游水城的效果。推出夜间爆款商品折扣和秒杀、直播带货等活动,发动文创作者积极参与文创手工集市等。抓住互联网直播风口,挖掘和培养直播人才,助力夜市摊主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的转型,让更多“网红”助力“夜市经济”发展。


答复时间 2023-07-20
办理类型 已解决
办理情况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夜市经济” 激发市场活力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管理事业的支持和关注。在全面复工复产、提振经济的大背景下,为了求取繁荣夜市经济和规范城市管理的最大公约数,聊城市城管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设立摊点群,解决“无处可卖”的难题。按照我市出台的《关于推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十条措施》要求,坚持“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的原则,在不影响市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铁塔夜市商圈、朱雀街商圈、京都欣城商圈、万达欢乐小镇商圈等地摊经济规范区。同时经过实地考察,在人流量较大的小区附近,合理设置便民摊点规范点,安置流动摊点,方便周边市民群众,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截至目前在主城四区共设立和完善了30处早市、夜市(便民摊点规范点),可容纳2510个摊位。

二、加强管理,解决“随便乱卖”的难题。坚持“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原则,一方面联合各主管部门协同开展规范管理,检查商户的经营许可证、健康证等证件,无证或证件不全者不允许经营,为消费者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指导经营者安全用气、用电,确保经营安全。另一方面加大巡查力度,秉持“疏堵结合、文明执法”的理念,对流动摊点坚持“首违不罚”原则,教育引导其进入便民摊点规范点经营;对屡次劝导仍占用城市主要道路、严重影响周围市民出行、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的,依据《聊城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对其依法进行处罚。

下一步,市城管局将在规范提升现有早市、夜市(便民摊点规范点)的前提下,继续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废弃场房、空闲土地等打造更多的经营场所,丰富“夜市经济”,激发市场活力。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 聊城市城市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