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 | 李永军 | 建议时间 | 2022-04-28 11:41:34 |
---|---|---|---|
建议内容 |
垃圾分类是改变“垃圾围城”局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建设美丽城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民心工程。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我市仅城区每天的生活垃圾超过400吨,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就会出现垃圾围城,污染生态环境,破坏水城形象的结果。我市非常重视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即(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二)有害垃圾,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家庭源危险废物,包括灯管、家用化学品和电池等;(三)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等;(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外的生活垃圾。 我市的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中对垃圾的分类是较科学和先进的,必将对我市城乡环境改善,推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管理办法颁布实施近一年了,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实施,我市很多小区内的垃圾箱只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现实中垃圾分类法在全国属于较先进的,然而,该办法还未能很好的实施。很多小区的垃圾箱只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影响了垃圾分类与处理,不利于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 为了推动《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落到实处,特提出以下建议: ( 1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共识。垃圾分类离不开宣传与教育,通过线上线下各种媒介的宣传,构建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体系,使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进中小学课堂,进社区,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居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 ( 2 ) 健全法律体系、完善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办法,针对垃圾分类后投放、回收与处理制定详细的规定, 违反相关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相应处罚。 ( 3 ) 推动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中50%以上的都厨余垃圾,对这类垃圾不能简单的填埋,而是作为有机肥料的原料,经过发酵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我国化学肥料的施用量,还能较好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另外,有一部分生活垃圾是塑料袋、塑料瓶等工业产品,可以将其作为工业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推动我市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 4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市在垃圾投放和处理方面,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垃圾的填埋与焚烧率很高,这不符合资源循环利用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垃圾收集箱按照管理办法中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做相应的配置,在末端处理环节,通过最大限度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的填埋和焚烧,推动我国垃圾分类进程。 (5)充分发挥科技在垃圾处理中的作用。利用蚯蚓、黑水虻、黄粉虫处理厨余垃圾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政府可以牵头环卫部门与相关院校合作攻关,建立垃圾无害化处理基地,让我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走在全国前列。 |
答复时间 | 2022-05-26 11:41:18 | ||
办理类型 | 已解决 | ||
办理情况 |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垃圾分类管理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以来,聊城市城市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完善配套制度,加大推进力度,健全收运处置体系,积极推进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宣传引导方面。今年以来,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多措并举,大力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一是深入开展《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工作。《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们通过印制宣传彩页、设置公益广告、开设公众号专栏、现场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动员活动,为《条例》在我市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围绕垃圾分类“进单位、进学校、进商家、进社区、进住户”工作,创新思路,丰富形式,先后组织了“生活垃圾分分类、文明健康过大年”、垃圾分类有奖知识问答、“迎五一劳动节,助力垃圾分类”、“城市垃圾去哪儿了—小手牵大手 环保一起走”、“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志愿者骨干垃圾分类培训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三是加强宣传报告,凝聚垃圾分类共识。在聊城日报、晚报先后刊登《我市发布生活垃圾分类指导目录 垃圾分类投放 记牢“绿蓝红灰”》《生活垃圾分类后去哪儿了》《2025年底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35%以上》等文稿,在省电视台播放我市《推进垃圾分类 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等专题报道,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方面。在制定《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了《聊城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2021-2025)》,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工作需要,市城管局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2022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目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方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估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2022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规划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 三、推动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方面。在厨余垃圾中的餐厨垃圾处理方面,全市现有餐厨垃圾处理厂2座,分别为,聊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和冠县餐厨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00吨。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与餐饮企业签订收运处置协议 8000余份,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协议签订比例达到90%以上,2022年1-5月份,全市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3.61万吨,产生的生物油脂全部销售至具有处理资质的企业,基本实现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目标。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积极探索推广通过养殖黑水虻实现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高新区、度假区分别引进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推进居民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 四、完善基础设施方面。一是增配垃圾收集设施。今年以来全市改造或新建生活垃圾分类房(亭)257个,累计达到991个,配备分类垃圾桶4.36万个。二是建设垃圾运输体系。全市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38辆,总数达到240辆;新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2处,总数达到5处。各县(市、区)采取与有资质的危险废物经营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设置有害垃圾暂存点,今年以来共增加有害垃圾暂存中心3处,总数达到9处。三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东昌府区、度假区先后建成1处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总数达到5处,向市民群众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由于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行时间较短,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部署,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的聊城模式,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聊城人民的生活新风尚。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欢迎下次多提宝贵意见。 |
||
主办单位 | 市城管局 |